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吉县站率先在山西省承办大学生实习实训任务
作者: 吉县站 更新时间: 2021-07-30

为落实北京林业大学与山西省深化省校合作,依托吉县站,学院成立山西省首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712日,刘金霞书记、山西省教育厅、临汾市委组织部领导,吉县县委书记、县长等出席基地揭牌仪式和学生见面会。山西省将在保险、交通、生活等方面给在站学生提供资助。张建军教授、于洋老师带领20余名硕博研究参加活动。

县林业局红旗国有林场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县林业发展历程,及蔡家川基地建设情况林场发展历程及13班基地建设情况,实习实训学生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赵松强在致辞中说,这次北林大生到我县开展实习实训室,我承办的全省首家大学生实习实训任务,对推动省校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林业发展,促进人才共享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位师生发挥优势,帮助吉县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韩瑞勇指出,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是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山西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晋,人才强省战略,打造山西人才新高地的重大战略行动,是山西未来之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是12大基地中的第一基地,根据既定计划,我省将统筹并全方位开放党政机关开发区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医院企业等岗位资源,接受全国一流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来山西开展实习实训,希望参加实习实训的北林大学生要发挥所学和聪明才智,把先进理念落实到山西来,希望北林大师生利用各自人脉关系,多宣传山西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在山西挥洒汗要把思想历练安全防护作为实习实训的重要前提,在做好宣传者的基础上,做到实习实训出成果,持续跟进见效果,长期支持有结果,共同见证共同参与山西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

刘金霞指出,山西省与北林大开展省校合作市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举措。近年来,北林大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业和学科优势,持续深化省校合作,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到山西开展实习实践,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助力建设美丽山西生态山西,为推进山西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北林力量。

崔绍民指出,高校的学生实习实训临汾市吉县基地揭牌,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省校合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吉县和北京林业大学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延伸和提升,对于我县林业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保障,为北大师生实习实训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助力,学生们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希望各位同学专心学习工作,强化实践锻炼,取得更多成果,争取把创新成果和科研项目就地转化帮助,仅限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苹果产业提质升级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庞大一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把深化省校合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扎实做好各大人才基地建设任务,奋力打造生化省校合作的吉县样板。希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成效,为林业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后,与会领导与师生共同参加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临汾市吉县基地揭牌仪式,刘金霞韩瑞勇郑磊崔绍民一同为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临汾市吉县蔡家川13班基地揭牌,并参观了实训基地。了解了基地建设和运行情况。据了解,北京林业大学是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培养资源与环境园林生物科学工程技术等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早在1976年,该校就与我县合作建设课题实验示范点,并从1986年开始一直把吉县作为科研基地开展课题研究。117月,北京林业大学吉县教学科研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成为该校大学生实践实习,科技推广的基地和平台,多年来,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多项科研成果首先在吉县推广普及,为当地生态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该校研究提出的山地果园集雨储水节水补灌的雨水利用技术,有效改进了当地山地果园的种植条件有利。

 

此次北京林业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的4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将在蔡家川基地红旗国有林场北京林业大学教科研基地十三湾基地开展野外观测课题研究仪器实验数据分析等实习实训活动,我县对此高度重视,对师生食宿进行了周密安排,充分保障。

北京林业大学实训学生王宁表示,在这四年的时光中,我们主要针对于吉县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以及低效林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科研研究,今后我们也会继续立足于吉县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献计献策,并且我们也会针对吉县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做好吉县的宣传员情绪吉县推介吉县,在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的同时,积极地投身在吉县的创业就业中,为吉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磅礴的青春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jxf@cern.ac.cn TEL:010-5245666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