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转:朱清科:三北防护林的“卫士”
作者: 吉县站 更新时间: 2018-12-18

日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彰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和“绿色长城奖章”等先进典型。

我校水土保持学院朱清科教授荣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 

                  

一生只为赤地变青山

“我生在农民家,一辈子与山结缘,每一走进大山,浑身都感到舒服”。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北京林业大学朱清科教授总是这样解释,他为什么那么热爱到山区去工作。

朱清科1956生于宁夏固原县,1977年考入北京林学院学习水土保持专业。40多年来,他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防护林体系建设科研工作,始终践行着“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理想信念他以黄土地区防护林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突破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解决方案,培养了一大批林业技术骨干,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源于大山里的青春梦想

朱清科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贫困山区,深知水土流失给当地带来的种种危害。“农民非常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我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朱清科说。

       他从小立志要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奋斗终生。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他第一志愿顺利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学习水土保持专业,开启了他一生的林业工作生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朱清科和其他专家在山西省吉县做科研调查时发现,该县地形地貌典型,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非常典型的科研试验价值。为了让这个发现得到科学数据的支撑,他们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对选定的流域开展小班调查,有的区域几十里都荒无人烟,根本没有路可走,更谈不上交通工具了,他们硬是咬着牙,一天走上百里路去了解实地情况,全面掌握了第一手的立地数据,为后来几十年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他负责牵头申报的“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跻身科技部首批批准的国家级研究站,2009年该站获“全国野外工作先进集体”。

有了吉县点的成功积累和典型科研技术, 2006年,朱清科又成功地将吉县模式复制到了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及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吴起县,在全县37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过建立10公里的网格点的方法,找到了39个小流域。这又进一步拓展了区域代表性,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构建技术难关,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研究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我们跟着朱老师去吴起县做野外调查,他随时都可以告诉你从哪条路可以进去哪个流域,从哪个流域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查,”朱清科的学生李萍说,她的导师就是一本活地图和智能“导航”,吴起县的每一寸土地就像印在他心里。 

在陕南的一次调查中,朱清科和学生们遇到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大雨瓢泼,眼前只有几米的能见度,当地的交通极度不方便,情急之下,他们躲到了一个大石的后面,结果没一会,发现石头已经开始滑动,没办法,他们只能冒雨前行。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他因为极度受寒导致的气管炎却成了长期携带的一种慢性病。大家都说他为事业付出的太多,他却微微一笑说,这不算什么,看着荒山都变绿,山区都发展了,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爱啃防护林建设科研中的“硬骨头” 

上世纪80年代未及90年代,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工程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严酷与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问题。

朱清科积极深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第一线,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他以陕西渭北高原淳化县为研究基地,通过10多年的科技攻关,提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优先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开发治理理念,并创造性地构造了其实现途径是三环结构发展模式:坡面林草带状复合、塬面及缓坡果农复合等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技术模式和雨季集流贮水时空调水适度胁迫水肥调控技术体系。

     “他的这些技术揭示了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结构配置机理,既丰富了混交林理论与技术,推动了水土保持林学的发展。同时收到了当地人民群众和政府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程金花教授介绍到。 

同样,对于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的陕北吴起县黄土陡坡造林,不少人提出采取封育。朱清科通过大量的调查指出,封育比造林的治理效果至少晚50年以上,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在这样的困难立地如何成功造林绿化?朱清科通过大量野外调查研究与试验分析,提出了基于黄土坡面微地形林分结构精准配置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方法。他将黄土坡面的微地形划分为5种类型,根据各种微地形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造林地中的土壤水分、养分等微生境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设计造林乔灌木树种结构及其种植点。

                  


      “ 越是遇到技术难题,他越是干的有劲头,为了取得更多数据支撑,他拿着黄土陡坡的数据到现场跑了一遍又一遍”,科研团队的同事说。 

“半干旱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精细配置及微地形近自然造林技术与示范”成果突破了传统的以等距离株距和行距设计,以及以行间或株间设计混交林的理论方法,使得朱清科获得陕西省延安市科学技术特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这个成果已在吴起、志丹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150多万亩,在全市累计推广应用达690万亩,节约种苗费、人工费等20%—30%,造林保存率提高约20%,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把最优秀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清科除了在学校工作,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奉献给了科研基地。在他的日历里没有什么五一、十一等假期,只要有空,第一时间就去试验基地。他除了做好自己的科研,另外一项大事就是把学生培养好,他希望自己是个合格的引路人。

他亲自带着学生出外业,教他们做调查,整理数据,传承给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传统精神;他非常熟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给他们家庭般的温暖和关爱。

“我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去了全国各地,他们都从事了和我一样的职业。”朱清科欣慰的说。学生们对事业的热爱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虽然朱清科很爱学生们,但是对他们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年都会亲自带学生去做野外调查。在艰苦的立地里取土样,只能靠人工打桩了,十几斤的大锤,朱清科有的时候要抡几十下,有的时候甚至更多。在教会学生自己取样之前,他从不允许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偷懒取巧,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完成。

                          

正如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朱金兆说的那样“朱清科把源于大地的论文,又脚踏实地地写回了大地”。几十年来,朱清科始终充满激情地忙碌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上,从来不觉得累,只为坚守心中的那份理想与信念。

朱清科男,1956年10月生,宁夏固原人

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交叉学科生态环境地理学科负责人,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

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理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副主编。

曾担任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FAO、亚洲开发银行和德援、澳援等多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援助项目专家。曾获科技部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标兵”称号、国家林业局“科技服务林改先进个人”、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jxf@cern.ac.cn TEL:010-5245666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