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山西吉县蔡家川—培养科研精神,展现水保风采
作者: 吉县站 更新时间: 2017-09-06

     2017年7月,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站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趁着暑假的时间来到这里进行科学调查与实验。作为王百田老师的学生,我有幸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见证了这一盛况,开始这不同寻常的研究生第一课。

    孔子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合理的分工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我们作为一个临时构建出来的队伍,彼此之间不是特别了解,在刚开始粗略的划分工作内容后,迎来了第一个难题:生长锥谁来打?打生长锥可是一个技术活,既需要力量来转动锥子,又需要技巧来保证生长锥完全取出而不断。师兄尝试了一下效果不好,便鼓励我们都去试试。大家分别动手操作,又互相分享经验,提出新的建议,在集思广益一阵之后,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几下就刨除来一株灌木的兆基身上。一番经验论和实践论的斗争之后,兆基成功的打出一根完整的生长锥,我们就都放下心来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他。之后兆基在打生长锥方便的进步是一日千里,不动声色间便完成重任,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在测完十道弯的样地后,耀哥发话:我们需要测几个陡坡。一开始我们都有点怕,这些相对平缓的坡上测量已经是不易,大家基本是刚刚适应就增加难度,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在爬山是水保的基本功,大家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有手脚并用式,锹改地形式,脚跟先落式,走跳结合式……带头的耀哥肩负开路重任,先爬上坡的人转身帮坡下的人拿东西,大家互相学习彼此的上山和下山方法,并且融会贯通,很快陡坡便不再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难题。甚至到了后期还有人抱怨:这里坡不够陡啊。

     连续下了几天暴雨终于见了晴天,我们就把取来的土样都拿出来晒一晒,准备研磨过后带回北京。晒完土样后我发现翠娴不见了,转了几圈终于在屋子了发现了她。她拿着一张纸不知道在剪什么,桌子上还有一个塑料瓶和胶带。询问之后才知道她利用塑料瓶和信封牛皮纸纸做了一个漏斗,这样将晒完的土样装回袋子里非常的方便。使用之后发现果然如此,我们装土的效率大大提升,没想到她的脑子里除了食物还有这么些奇思妙想。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jxf@cern.ac.cn TEL:010-5245666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