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山西吉县生态定位站工作年报2015
作者: 吉县站 更新时间: 2016-04-17

山西吉县生态定位站工作年报

2015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51227

山西吉县生态站简介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县站)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部半湿润地区,东经110°27′~111°7′,北纬35°53′~36°21′之间,属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为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和梁峁丘陵沟壑地貌,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褐土、落叶阔叶林。该站的建立源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六五”期间以该站为野外研究基地完成了“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研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五”期间,完成了国家攻关课题“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研究成果于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六五” 、“七五”攻关基本上完成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站的建设,开始了定位、半定位的森林生态系统综合监测。在“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与研究”、“九五”国家攻关课题“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成果于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五”国家攻关课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实施期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该监测站的观测设施和仪器设备。特别是1990年以来,该基地作为“中日技术合作黄土高原治山(水土保持)技术培训项目”和“中日技术合作黄土高原治山(水土保持)技术完善项目”的野外研究和定位观测站,野外试验设施和观测仪器等研究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提高,从而使北京林业大学吉县定位站成为我国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定位站之一。1998年作为国家计委专项基金项目生态林业工程效益监测站之一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 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被命名为“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吉县站以黄土高原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开展落叶阔叶林植被结构及其演替过程、嵌套流域森林水文过程、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过程、植被恢复重建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吉县站内林草植被、水土流失、不同土地利用/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等方面的调查与定位观测工作自1978年开始,全面定位观测自1986年开始,观测数据有:森林小气候监测数据、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天然次林及人工林生长与演替过程监测数据、不同类型林草植被结构监测数据、植物分布结构特征及变化过程监测数据、林草及农作物光合呼吸蒸腾等生理特征数据、森林水文长期监测数据、坡面和小流域产水产沙及水沙运移过程等观测数据,已经建立了主要的数据库。出版了《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山西吉县站1978-2006)》。目前吉县站国家生态研究网络监测数据库主要包括:2006-2014年的11个生物监测数据集;2006-2014年的11个土壤监测数据集;2006-2014年的14个水要素监测数据集;2006-2014年的60个气象监测数据集。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站拥有试验区2处,分别为红旗林场石山湾基地和蔡家川基地,两处基地均有70年的土地使用权。试验流域7个,常规小气候观测站2个、林草植被固定标准样地80个,径流观测场16个。其中在蔡家川流域主沟道出口设有1个测流堰,在6个代表性的支流域的出口修建有高标准的量水堰。两处定位观测试验与生活办公区总面积为7343 m2,其中房屋建筑面积为1382 m2(蔡家川基地331 m2,红旗林场基地1051m2)。水、电、路、通讯齐备,食宿条件良好,可供100多人在此开展研究工作。

1996年以来,依托本站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国家“948”引进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科技项目达30余项。依托本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项3项。出版学术专著17部,发表科技论文26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其中联合培养来自日本、奥地利、美国等国家的研究生5名)。吉县站与国内相关领域的大学、研究所1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系,来站工作的客座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接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来站合作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同时派出研修及访问学者参与国际合作达20余人,通过开放交流提高了本站的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与科研素质,促进了该站的队伍建设。

人员团队

站长—朱金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水土保持和林业生态工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依托本站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级重大科研课题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多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朱金兆教授科学研究能力强,治学严谨,富有协作、奉献、开拓创新精神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能力。

 


副站长—朱清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以及FAO、亚洲开发银行和德援、澳援等多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援助项目专家。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及林业生态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近5年依托本站承担课题8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学会奖多项,依托本站出版专著1部,参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80余篇。

表 吉县站主要固定人员

 

 

学 位

 

专业方向

职务

朱金兆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森林水文

站长

朱清科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农林复合

副站长

毕华兴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森林水文

土壤组组长

张建军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森林水文

水文组组长

魏天兴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防护林

生物组组长

张学培

大学

学士

副教授

物理学

气象组组长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土壤侵蚀

数据库管理

王若水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自然地理

数据库管理

吉县站采用学术委员会会指导下的站长负责制。由11名国内外专家(2名院士)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吉县站的固定人员有站长、副站长,以及气象监测组、土壤监测组、水文监测组、生物监测组的负责人共8人(见表)。除8名固定人员外,还有6名机动人员和3名基地管理人员,同时每年都有20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台站的野外观观测。本生态站的依托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在人员配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设置了6位专门岗位负责生态站的日常监测和运行管理、技术支撑以及保障服务。

运行管理

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2015年吉县站管理继续根据新制定的试验设备以及试验人员日常生活管理办法实行,该两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台站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目前该项制度落实情况良好。此外,台站运行服务专门管理机构是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决策、咨询、监督机构由三方面组成:技术上由研究站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方面由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北京林业大学985平台管理中心负责,具体运行由吉县站朱金兆站长和朱清科副站长负责,分为水、土、气、生四个监测方面,分别由张建军(教授)、毕华兴(教授)、魏天兴(副教授)、张学培(副教授)和王若水(讲师)负责,台站数据及信息管理由张岩(副教授)与王若水(讲师)负责。本台站的组织机构的运行协调状况良好。

资源更新:

吉县站获得2015年“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资助,共计116万元,该资金主要用于仪器设备添置和房屋修缮两部分,其中仪器添置包括新型的、专业化的试验设施和观测仪器:光合辐射传感器、便携式点流速测定仪、植物径流叶温监控系统、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快速植物胁迫测量仪等。修缮项目包括:蔡家川试验站打井引水工程以及院墙维修,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林学等专业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土壤学、地理学、生态学等10余个学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提供高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示范性的教学试验实习基地,从而为培养一流水土保持人才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对该基地观测仪器设备的建设,还可为工程建设提供给出观测数据,为普及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知识提供平台。

技术培训交流

吉县站工作人员与CERN其他站交流学习

20151月,吉县站站长朱金兆教授、副站长朱清科教授、生物组负责人魏天兴副教授、气象组负责人张学培副教授等一行到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站,以及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园进行学习交流。

吉县站朱金兆教授等一行到广东鼎湖山森林站,就长期观测研究技术、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生态站作为科研项目平台作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学习交流。鼎湖山站长周国逸研究员、张德强副站长和观测负责人刘世忠等就该站近年观测研究及平台部分科研项目等情况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双方人员在观测样地进行了实地交流。考察团一行对鼎湖山站建设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赞赏,同时希望双方加强业务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吉县站与鼎湖山站有良好的合作,曾在2003-2008年间合作完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的课题:“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尺度效应与转换方法(2002CB111503)”。该课题由朱金兆教授和周国逸研究员负责。

吉县站人员与尖峰岭站进行了广泛交流,听取了该站长期观测研究、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生态站的科研项目平台作用等方面经验介绍,并到固定样地的实地学习观测。我站学习组一行对该站站建设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赞赏,同时希望两站加强业务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

吉县站工作人员在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交流学习,就坡面水量平衡场定位试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生产建设项目弃土(渣)水土流失试验、生态护坡试验、综合护坡试验等研究观测方面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对建设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赞赏,对我站观测施舍建设,尤其是在水量平衡定位试验等有借鉴意义。


图 吉县站工作人员与CERN其他站人员交流学习

吉县站组织 “造林技术及经济林经营管理培训班”

2015730日,由我校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县站)主办的“造林技术及经济林经营管理培训班”在山西吉县召开。本次培训班是吉县站2015年专题服务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构建技术培训与推广”技术培训活动的部分,旨在为山西吉县林业、水保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有关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林分结构优化、造林技术及经济林经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培训。开班当天,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李春平,吉县站副站长朱清科教授,山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平教授,吉县副县长白占奎出席了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班为期一天,分四讲,学员为吉县林业和水保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和当地果农,共计105人。北京林业大学朱清科教授以及山西省林科院李新平教授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有关困难立地造林和森林培育等方面的管理技术知识,山西省农科院牛自勉研究员和山西省林科院常月梅研究员则为学员们讲解了果树高产培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员对培训内容颇感兴趣,现场提问积极。此次举办的培训班获得了当地非常好的评价,为黄土地区先进造林及经济林经营管理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图吉县2015年造林技术培训会

吉县站主办的“水土保持技术培训会”在山西临汾市召开

201582日,由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县站)主办的“水土保持技术培训会”在山西临汾市召开。本次培训会主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一些新方法、新措施、新规范的陆续出台,为切实提高我国地方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召开,达到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的学习理解的目的。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朱金兆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张建军教授,赵廷宁教授,毕华兴教授,临汾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站长尹惠敏高工出席了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班为期一天,分三讲,学员为临汾市各区县水利(水务)部门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共计100人。培训内容为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方面的知识。主讲人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张建军教授、赵廷宁教授以及毕华兴教授。此次培训会的举办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学员们对培训内容颇感兴趣,现场提问积极。本次培训也是吉县站2015年专题服务项目中技术培训活动部分。


图 临汾2015年水土保持技术培训会

北京林业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参观吉县站

20151010-1011日,北京林业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一行25人在吉县站站长朱金兆教授带领下考察访问了吉县生态站。老教授协会会员们首先于1010日考察了吉县红旗林场试验基地,朱金兆站长为会员们详细介绍了标本馆内吉县常见乔灌树种以及新修径流小区和刺槐、油松的样地信息。次日上午,会员们考察访问了蔡家川试验基地,朱金兆站长为会员们详细介绍了蔡家川新修基地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流量堰和森林样地。此次参观访问也是吉县站2015年专题服务中科普部分的内容,吉县站各项观测设施为水土保持知识和森林生态知识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 北京林业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参观吉县站

成果概况

山西吉县站在国家生态网络平台和北京林业大学的领导下,经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2015年度生态站运行情况良好,完成了观测研究与平台服务任务。2015吉县站在“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完成了多项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台站建筑设施的改造任务,使吉县站的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吉县站继续为各科研项目提供场地和观测设施等方面的服务,服务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林业行业公益项目1项,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1项;除此之外,还向国家林业局、山西省林业系统、当地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200人次。在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试验场地、观测设施、基础监测数据、食住行等便利条件,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为当地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示范样板。2015年度依托本站共发表论文40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专利2项。总体服务效果优良。

2015吉县站服务单位数量15个,主要对象为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大学、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省造林局、山西吉县林业局、山西吉县国营红旗林场、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日本大学等国内外教学科研单位。在服务过程中主要提供了试验场地、仪器设备、观测设施、基础监测数据、食住行等便利条件,为各项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研项目清单

1.    朱清科.坡植被构建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70,2015-2018.

2.    朱清科,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530,2015-2019.

3.   毕华兴,黄土残塬区水资源节约型农林复合系统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50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85万,2015-2019.

4.   毕华兴, 果农间作系统林下太阳辐射时空分布及其对间作作物的影响(314706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万,2015-2018.

5.    张岩(项目指导团队成员),  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 150,2015-2020 .

6.    张岩.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对切沟发育和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5, 2012-2016.

7.   王若水,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水肥耦合调控试验研究(313005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经费22,2014—2016.

发表论文清单

SCI收录:

1.       Weijun Zhao, Xinyang Yu, Huan Ma, Qingke Zhu, Yan Zhang, Wei Qin, Ning Ai, Yu Wang.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1957-2012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China[J]. PLOS ONE, 2015, 10(11): e0141662.(责任作者:朱清科).

2.       Jungang Chen, Xinxiao Yu, Fenbing Sun, Xiaoxiu LunYanlin Fu, Guodong Jia, Zhengming Zhang, Xuhui Liu, Li Mo, Huaxing Bi The Concentrations and Reduction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PM , PM , PM ) at Shelterbelt Site in Beijing Atmosphere2015,6, 650-676

3.       Xiaoyan Wang, Huaxing Bi, Qingfeng Song, Shaowei Lu    Influences of forest coverage on basin runoff in China’s Loess Plateau     Pol. J.Environ. Stud.2015,24(2):743-750(责任作者:毕华兴).

EI收录:

1.         秦伟, 曹文洪, 左长清, 朱清科, 张晓明. 考虑沟-坡分异的黄土高原大中流域侵蚀产沙模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 23(1): 12-29. (责任作者:朱清科).

2.         张岩, 杨松, 李镇等.陕北黄土区水平条带整地措施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125-130.(责任作者:张岩).

3.         Zhen Li, Yan Zhang , Qingke Zhu, Yuanmei He,Wenjun Yao. Assessment of bank gully development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Geomorphology 228 (2015) 462–469. (责任作者:张岩).

4.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杨宗儒,冯换成. 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2015,04:176-182. (责任作者:张建军).

5.         李玉婷,张建军,田宁宁,赵荣玮.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2015,08:113-120. (责任作者:张建军).

中文核心:

1.         金星, 朱清科, 聂立水, 张国全, 孙宾, 朱嘉磊.BGB微生物菌剂对黄土高原区域土壤与油松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5: 211-216. (责任作者:朱清科).

2.         邱海玲, 朱清科, 武鹏飞. 城市绿地对周边建设用地的降温效应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1): 111-117. (责任作者:朱清科).

3.         何远梅, 姚文俊, 张岩, 李镇, 朱清科.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2): 63-69. (责任作者:朱清科).

4.         艾宁, 魏天兴, 朱清科, 葛根巴图, 秦伟, 赵兴凯, 赵维军, 马欢, 杨苑君. 基于通径分析的陕北黄土坡面径流产沙影响因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6): 77-84. (责任作者:朱清科).

5.         梁非凡, 朱清科, 王露露, 李萍, 郑学良, 赵彦敏. 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5): 33-41. (责任作者:朱清科).

6.         朱清科, 马欢. 我国智慧水土保持体系初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4): 117-122. (责任作者:朱清科).

7.         欧朝蓉, 朱清科, 孙永. 西南干热河谷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西部林业科学, 2015, 44(6): 137-142. (责任作者:朱清科).

8.         姚文俊, 张岩, 朱清科. 小流域林地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陕北吴起县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1): 16-22. (责任作者:朱清科).

9.         张国全, 韦丹, 聂立水, 朱清科, 张岩, 孙宾, 高培鑫. 液体地膜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侧柏林土壤性质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5): 140-144. (责任作者:朱清科).

10.     王瑜, 朱清科, 赵维军, 王利娜, 马欢, 梁非凡, 赵兴凯, 李安怡. 陕北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 13(6):58-65. (责任作者:朱清科)

11.     姚文俊,张岩,朱清科. 小流域林地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13(1):16-22(责任作者:张岩).

12.     何远梅,姚文俊,张岩等. 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132):63-69. (责任作者:张岩).

13.     张艳婷,张建军,吴晓洪,王建修,段丰沛. 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耐淹试验[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02:56-62. (责任作者:张建军).

14.     李玉婷,张建军,赵廷宁,许宗文,丁杨. 不同林龄油松和白扦林地植物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03:97-103. (责任作者:张建军).

15.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田宁宁,张艳婷. 晋西黄土高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环境科学研究,2015,06:923-929. (责任作者:张建军).

16.     田宁宁,张建军,李玉婷,赵荣玮,张艳婷.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地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水土保持学报,2015,05:124-129. (责任作者:张建军).

17.     EVALUATING THE HEALTH STATU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L. BY THE ROOT EXUDATES. BANGLADESH JOURNAL OF BOTANY.

18.     王仙,魏天兴,朱金兆,赵兴凯,刘海燕.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际土化感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15,04:7-13. (责任作者:魏天兴).

19.     葛根巴图,魏天兴,朱金兆,艾宁,赵兴凯,巴音. 穴状衬膜客土整地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的影响. 土壤通报,2015,02:438-445. (责任作者:魏天兴).

20.     王仙,魏天兴,朱金兆,赵兴凯,刘海燕.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04:82-89. (责任作者:魏天兴).

21.     郑江坤,魏天兴,赵健,陈致富.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环境解释. 地理科学,2015,07:905-911.责任作者:魏天兴).

22.     艾宁,魏天兴,朱清科,葛根巴图,秦伟,赵兴凯,赵维军,马欢,杨苑君. 基于通径分析的陕北黄土坡面径流产沙影响因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06:77-84. (责任作者:魏天兴).

23.     薛凤,魏天兴,葛根巴图. 盐胁迫对9种植物发芽生长的影响. 林业调查规划,2015,04:123-128+132. (责任作者:魏天兴).

24.     邢亚蕾,魏天兴,葛根巴图.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残次林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 植物研究,2015,06:915-922. (责任作者:魏天兴).

25.     薛鸥,魏天兴,刘飞,李英勇. 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01:1-10. (责任作者:魏天兴).

26.     刘海燕,魏天兴,王仙.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多样性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01:1-8. (责任作者:魏天兴).

27.     朱永杰,毕华兴,霍云梅,许华森.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土壤渗透能力及蓄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1:106-110.(责任作者:毕华兴).

28.     霍云梅,毕华兴,朱永杰,许华森,王晓贤,常译方.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降雨特性试验.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2:31-36.(责任作者:毕华兴).

29.     毕超,单楠,毕华兴.西北极端干旱区近54年降水量和温度变化趋势.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3:90-96(责任作者:毕华兴).

30.     霍云梅,毕华兴,朱永杰,王晓贤,蔡智才,海璇.模拟降雨条件下南方典型粘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水土保持学报.2015,29(4):23-26(84).(责任作者:毕华兴).

31.     朱永杰,毕华兴,常译方,海璇.北京地区不同设计暴雨强度下凹式绿地的减流效果.水土保持通报.2015,352:121-124(责任作者:毕华兴).

32.      朱永杰,毕华兴,常译方,霍云梅,王晓贤.90%盖度狗牙根草地对次降雨径流消减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10):103-109(责任作者:毕华兴).

知识产权清单

专著

1.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前沿. 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43507. 135万字 2015,3.

专利

1. 毕华兴,朱永杰,霍云梅,许华森高,路博,王晓贤,王晓燕,常译方,次仁曲西,廖文超.发明专利.一种测定草冠截留量的装置及其方法.ZL201410025454.4 2014.01.20     2015.11.11.

2.       毕华兴,许华森,鲍彪,高路博,云雷,王晓燕,次仁曲西,潘迪,朱悦,刘李霞.发明一种包裹式树干流测定装置及其方法.ZL201110428173.X .2011.12.20 2015.11.25.

软件著作

1.       魏天兴,朱金兆,邢亚蕾(). 北京市低山区水土保持林评价系统[简称:ESWC]v1.0.0.

2.       魏天兴,邢亚蕾(),朱金兆,周建勤(),解建强().北京市风景区残次林评价系统V1.0.

3.       小流域森林生态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简称(SWSSV1.0软著登字第BJ40853号,2015.

人才培养清单

1.         卜耀军.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生境条件及植被恢复评价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朱清科 教授.

2.         李镇. 黄土高原切沟发育监测方法与侵蚀模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朱清科 教授;张岩 副教授.

3.         梁非凡. 陕北黄土区河北杨根蘖成林及林下植被特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朱清科 教授.

4.         何远梅.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的相互效应.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张岩 副教授.

5.         王仙. 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根部化感效应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魏天兴 教授.

6.         毕超.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毕华兴 教授.

7.         许华森.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太阳辐射时空分布规律.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指导教师:毕华兴 教授.

8.         王晓燕.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指导教师:毕华兴 教授.

9.         廖文超.   晋西黄土区不同树龄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水、肥、光空间分布特征.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毕华兴 教授.

获奖清单

1.  朱清科“半干旱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精细配置及微地形近自然造林技术与示范”,2015年获延安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证书号:2014--01-R1

2.  魏天兴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第三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论坛暨全国生态修复人才对接会硕士组三等奖。

3.  魏天兴指导的研究生获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关君蔚”特殊贡献奖学金。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jxf@cern.ac.cn TEL:010-5245666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